[戊戌变法的意义]第7课戊戌变法

2024-03-19   来源:心得体会怎么写

第7课戊戌变法

1.1895年春,《     》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    和     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           帝,反对           ,请求           。史称“公车上书”。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后更名为《           》),成立了维新派的团体       。

1.马关条约康有为 梁启超  光绪 同日本议和变法图强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强学会

2.从           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1898年是旧历           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           变法”。由于变法触动了           的利益。9月,           发动政变,这次变法历时           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

2.l898  戊戌  戊戌  顽固派  慈禧太后  103  百日维新

3.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军事方面:                                。

3.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例1.(1)在“戊戌政变”中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口号的是(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袁世凯

(2)“无力回天”说明了(   )

A.戊戌变法的措施存在很大问题

B.戊戌变法法令得不到政府官员的支持

C.戊戌变法法令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D.戊戌变法失败了

答案:(l)A(2)D

点拨:这是一道综合题,涉及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重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题中正确答案为A,第(2)问题是戊戌变法结果的分析。“无力回天”是对变法失败的慨叹,正确答案为D。

1.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谭嗣同被杀害时留下的遗言。这个遗言

表达了谭嗣同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谭嗣同为变法放弃生存的机会,甘愿一死,值得吗?

这个遗言表达了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唤起民族觉醒,激励后人继续战斗。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以积蓄力量继续战斗。

例2.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变法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     B.光绪帝借“变法”向慈禧太后夺权

C.变法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巩固       D.变法改变了祖宗的例律

A点拨:戊戌变法上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变法维新运动。它采纳了西方先进观念,严重冲击着顽固派的封建思想和利益,B、D只是发动政变的重要原因;而C选项,光绪帝正是不甘做亡国之君而变法图强的。

2.慈禧太后对“百日维新”的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权力斗争的激化    B.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C.民族危机有所缓和                    D.变法危及顽固派的利益

练习

1.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①推翻清朝统治  ②发展资本主义  ③救亡图存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      D.②③

2.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组织强学会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戊戌政变”的发生

3.标志维新派政治团体正式成立的历史事件是(   )

A.保国会的成立         B.强学会的成立

C.时务学堂创办         D.万木草堂创办

4.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进行戊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

5.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实施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镇压农民起义     D.抵抗外国侵略

6.晚清有御史上奏:“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备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动,是患不可胜言。”这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6.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首先要将“晚清”所指的历史时期弄明白,它指的中国近代史阶段的清朝统治时期。其次是抓住民主民权学说的是资产阶级,但是提倡民主与民权学说的既有维新派,也有革命派,而选项中未列出后者,所以只能是C

7.下列内容中,在光绪帝颁布的新政诏书中没有涉及的是    (    )

A.训练新式军队                    B.实行君主立宪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8.“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是戊戌变法时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

A.开放言论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D.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学会

8.A 点拨:戊戌变法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几方面的内容。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举国纷纷上书言事,把民间的疾苦都写出来、说出来,给天子看、听。四个选项中,只有A是符合题干的。

9.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促进思想启蒙    B.挽救民族危亡

C.推动政治改革    D.发展社会经济

9.A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题干的关键词是“突出的”.四项都是历史功绩,只有人才是“突出的”。

10.(探究题)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统新派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          B.发动人民群众

C.建立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

10.D 点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家处于危亡时刻,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擢升(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杨税、林旭等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书。

材料二 光绪帝还命令各省总督巡抚将6月11日以来的新政诏书印刷给各州、县,令教官详细讲解,并在督抚衙门悬挂。

材料三 9月初,光绪帝又将阻挠新政的礼部尚书(官职名称)怀塔布、许应癸和四个伺郎全部革职,同时提升因积极参加维新事务而受礼部打击的王照,以示激励。

                             ——一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戊戌变法》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将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措施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材料中,光绪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行变法,但是这些措施都不能使变法顺利进行,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

11 .(1)破格提拔和重用维新派人士;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宣传变法诏令;严厉打击阻挠变法的封建官僚;对积极参与维新事务而受打击者予以保护、提升和激励。(2)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维新派人士来推行变法,力量有限;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使得变法诏令的贯彻执行受到了阻挠和破坏。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政治方面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

1.中央设立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2.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文化方面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文明

军事方面

1.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材料二(见右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著名变法?领导这次变法的领袖人物是哪两位?

(2)根据材料二判断:甘为这次变法流血牺牲的杰出人物是谁?

(3)根据材料一中新法的内容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12.(1)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2)谭嗣同。(3)在19纪末中国面临列强瓜分的危急时刻,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毅然奋起,为变法救亡奔走呼号,要求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爱国行动。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上生了很大影响。戊戌变法后,反对旧学,接受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只要在识记材料一的基础上分析材料二,再结合相关知识就能得出正现答案。

13.(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胶澳事后(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三 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富强矣。

                                                  ——胡适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关系?

(3)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13.(1)主张变法图强。(2)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被瓜分的危机,这是引发材料二中变法主张的直接原因。

(3)不正确。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中国的民族资本本义发展缓慢,戊戌变法不可能取得胜利。

点拨: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但由于没有科学理论错误而失败。

 

 

[戊戌变法的意义]第7课戊戌变法

http://m.sudunlaoyingcha.com/xdth/456217/

推荐访问

戊戌变法的性质 戊戌变法怎么读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新生入学心得体会怎么写大学1000字范文汇总四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去幼儿园心得体会怎么写(通用3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学校劳动心得体会怎么写(锦集6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大时代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汇总六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家长助教心得体会怎么写【汇编三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学生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汇总六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集合8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学生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通用5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寒假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5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

中班教学心得体会怎么写四篇

心得体会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