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_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

2024-01-09   来源:入党相关

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室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

2.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作答,不得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题(1-5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感喟/匮乏 吝啬/褪色 遒劲/集腋成裘   B.漂白/漂洗 角色/角斗 屏除/屏气凝神

C.祈祷/颀长 梦魇/笑靥 歆羡/万马齐喑   D.拮据/狡黠 隔阂/弹劾 洗濯/擢发难数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详地”、“南戏故乡”美誉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遗”珠玉迭出。

B.为保护太湖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江浙两省出台的通告,从2月1日起,太湖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封湖禁渔期。

  C.从抢车位、买卖奴隶,到如今的开心农场(即虚拟的偷菜游戏),没有人预料到这些小游戏会风糜白领阶层,进而危及正常的工作生活和企业生产。

D.“大锯活人”“利剑穿箱”“口接子弹”……这些令人心惊胆战的名字,是魔术师在故弄悬虚,还是暗示他们的表演确实有生命危险。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日前,金文明先生在《咬文嚼字》上撰文指出,余秋雨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强不知以为知,硬说自己将“仁者乐山”的“乐”读成lè并没有错,显然是无稽之谈。当然,余秋雨不是专攻语言的,读错一两个字,本无可非议。问题是分明错了,还要乌龟垫床脚——硬撑,并且编出一套理论来唬人,实在让人不能接受。

A.强不知以为知   B.无稽之谈   C.无可非议   D.乌龟垫床脚——硬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众多明星的加盟成为《赤壁》吸引观众追捧的卖点,首映4天半,以10147万票房和288万多观影人群,荣登本周排行榜榜首。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②⑤⑥③④    B.②⑤①⑥③④    C.②⑤①④⑥③    D.①②⑤④⑥③

6.针对下面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明、得体,不超过50字。(4分)

    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行动,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点评:                                                                        

7.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壮龙2月10日在北京宣布,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月亮之上”被确定为月球探测工程标识。请你根据此图介绍其构成要素及其寓意。(5分)

 

 

答:(1)构成要素:                                

 

(2)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中国的梦想是什么——假如有中国梦的话。事实上中国是多梦的,但什么是“中国梦”,却是个困难而尴尬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愿意讨论一个使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梦想,这就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现代化梦想本身并不奇特,但落实在中国身上却成为一个沉重的梦。这个梦想本身就具有自相矛盾的性质,一方面,现代化梦想不是一个中国梦,而是一个西方概念,在文化和精神上说,现代化就是去中国化,现代化梦想就是对中国传统的否定,按照东方学的逻辑,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要把中国变成西方;另一方面,现代化梦想又是百年来几乎全部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按照中国的“民心所向”原则,中国人人喜欢的就是中国的梦想,而且,中国所以选择现代化梦想又是因为只有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才能够反抗和摆脱西方的霸权支配,就是说,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才能够抵抗西方而重新成为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梦想甚至还有更复杂的性质,中国在构思“中国式的西方”时往往希望能够综合西方各种现代化模式的优点,而且还特别希望能够综合中西文化的优点,在这两种超级综合的原则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总是重新创作了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在把中国变成西方的同时就是把“西方”改造得似是而非,貌合神离。以中国方式重新创作过的中国现代梦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能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中是一个灵活多变的概念,就不能理解中国。

  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第一理由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因此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变成在物质上强大的中国,这一基本要求一直到今天仍然是首要的要求。当然,“强大”不仅要求物质强大而且还要求精神强大,但在“精神强大”方面却有不同意见,许多中国人相信中国传统精神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足够好的,于是把现代化梦想局限于物质现代化;但有至少同样多的人认为需要精神的现代化,否则物质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成功发展,至少不可能被正确地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物质现代化在改变社会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改变了物质水平,而是同时改变了精神风格,因为物质从来都不单纯是物质,而同时也是一种精神风格,一种迷恋物质生活的精神,于是,由物质直接扶植的现代化精神就比传统精神更有力量,这一点决定了中国传统精神的不利地位,以至于中国传统在谋生存的时候也要去迎合西方的观念。

8.关于中国的现代化的梦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化梦想不是一个中国梦,而是一个西方概念。

B.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要把中国变成西方。

C.现代化梦想是百年来全部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D.中国现代化梦想的意义在于反抗和摆脱西方的霸权支配。

9.中国人在实践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

A.综合西方各种现代化模式的优点。      B.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C.把中国变得非中非西。                D.现成的模式可供选用。

10.下列各项属于作者观点的是

A.中国的现代化不利于中国传统精神的生存发展。

B.中国传统精神虽好但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

C.中国的现代化梦想主要是要求物质现代化。

D.没有精神的现代化,就没有物质的现代化。

11.请在原文中选出三个词语来概括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而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凯特•肖班(Kate Chopin,1851-1904)生活在19 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12.指出第四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3.划线句“当暴风雨般的哀伤逐渐减弱时”中,用“暴风雨”来修饰“哀伤”有什么好处?(3分)

                                                                            

14.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形象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3分)

                                                                             

                                                                             

15.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时内,“门”和“窗”在小说中多次被提及,请结合文意指出这两个意象的含义及作用。(4分)

                                                                             

                                                                             

16.《一小时的故事》一经发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议论的焦点。有人指责,有人赞赏,众说纷纭。你持怎样的观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17-19每小题3分,20题6分,共15分)。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释】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必圆,视必审  清楚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超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屈服,改变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同类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则修文德以来之

B.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D.援笔书所欲言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1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鹄”的必要性,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是再恰当、直截、鲜明不过的了。

B.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 

C.一个人如果志向明确并持之以恒的话,就能够达到圣贤们的境界;如果不确立志向,将难成大事。

D.文章写得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4分)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21题。(7分)

水龙吟

(宋)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①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当时,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21.(1)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一句对杨花的刻画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妙。(3分)

                                                                            

(2)章词和苏词都提到了一个“泪”字,试比较其内涵。(4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22题(6分)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③之耳。”

【注释】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②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③ 戏:开玩笑,逗趣。

22.(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游任武城行政长官,孔子去看他,听到处处弦歌之声。孔子批评子游在这么小的地方施行礼乐教化,是用牛刀杀鸡。

B.孔子既对子游在小小的武城里用礼乐来治理而感到高兴,又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而感到惋惜。

C.子游把弦歌看成是学道的方法,他遵循孔子教导,认为不管是在上位的君子,还是普通百姓,学了礼乐道理都能从中受益。

D.孔子对学生的行为很满意,却说了反话;当学生正言以对,他马上承认是在开玩笑。这说明孔子为人幽默,教育方法灵活。

(2)“弦歌之声”,就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根据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谈谈你对乐教观的理解。(3分)

答:                                                                                                           

                                                                             

(四)古诗文默写(两题任选一题,6分)

23.⑴秦观在《鹊桥仙》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爱情观的是“                          ”。

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赤壁赋》)

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论语》)

⑵柳永在《雨霖铃》中表达古今不变的离别之愁的一句是“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阿房宫赋》)

子曰:“何以报德?                                   。”(《论语》)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闻得到。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因为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2009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中联考参考答案

 

1.B.【A.kuì,sè/shǎi,qiú。B.piǎo,jué,bǐnɡ。C.qí,yǎn/yè,

xīn/yīn。D.jié/xiá,hé,zhuó。】

2. B.【 A.发详地-发祥地C.风糜-风靡D.故弄悬虚-故弄玄虚】

3.C.【“无可非议”应改为“无可厚非”。】

4C【A项“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 B结构残缺,“首映4天半”,缺主语。搭配不当,“288万多”不能修饰“人群”。 D项语序混乱,将“为期两天”提至“论坛期间”之前作定语。】

5.B.【本语段讲的是色彩的和谐,注意形象到理论,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④是总结句,与“这也就是和谐”相连】

6.答案示例:反对该建议。如果名牌大学不再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富人家的孩子可以低分上名牌大学,穷人家的孩子“有分无钱莫进来”,将是更大的不公平。

 支持该建议。富家子弟多出的学费可以帮助贫困生上大学,减轻贫困生的家庭负担。

(表明立场2分,阐释2分。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表明理由即可。)

7.构成要素:一轮圆月,一双脚印,一条巨龙,一群和平鸽。(2分)

寓意: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中国人对月球探测的梦想。

一条巨龙飞起,象征中国航天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

一群和平鸽,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答对一个寓意1分,共3分)。

 

 

 

 

 

 

 

 

 

 

8.C  9.D   10.A

11.沉重、自相矛盾、复杂、

灵活多变

(写出一项得1分,满分3分)

12.技巧:①衬托(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③多角度写景,视觉听觉嗅觉结合。

    作用:①烘托欢快、愉悦气氛。②为下文人物心情的转变作铺垫。③暗示人物获得自由的兴奋和舒适心情。(技巧与作用各写出两点发即可得满分。)

13.暴风雨表面上是形容她的哭势,非常强烈、迅猛,深层是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地来得猛去得快,是对下文人物心理转变的暗示。

14.布兰特雷·马拉德对妻子“一向含情脉脉”关心、爱护她,但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使其屈从,是专制、无视妻子人格的男人,他代表了男权社会的规范。

15.这里的门与窗,具有象征意义。“门”折射出女主人翁所经受的婚姻枷锁和残酷的社会现实,门内门外两重天;而“窗”反映了女主人翁渴望美好与自由的一种美好心境。“门”和“窗”,在结构上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16.可以指责也可以赞赏,两种观点均可。指责的可从道德层面考虑,赞赏的可从文章深刻地阐述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角度考虑。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表达简明流畅给2分。

17.B(谕:通“渝”,改变)

18.A(A均是表目的的连词“来”;B表语气/兼词; C表判断/疑问语气; D 所字结构/表被动)

19.B(原文“夫予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强调圣人为学亦须立志。)

20.(1)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些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4分,句子大意正确1分,另“定的”指固定的目标,“期”期望,“其”那些,“绝”断绝,“为偶”交朋友,“以”因为。)

(2)“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宾语前置句式要注意;“乃”:是。)

21.(1)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并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2)章词中之“泪”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玉人)望不见正在“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盈盈”给人以热泪欲滴之感;苏词中之“泪”也是用来比喻杨花,“点点”给人以热泪洒落之感,情感更为沉重。结合背景,这里的泪可以理解为作者被贬谪黄州,心情落寞、不得意之泪(他把自己比作“离人”,朝廷就是他的郎。)

22. (1)A。(“割鸡焉用牛刀?”不是在批评子游,而是体现孔子对子游能在小小的武城施行礼乐之治的欢愉之情,同时也对子游不能治大国以施展其礼乐之治感到惋惜。)

(2)从孔子对子游礼乐之治实践的充分肯定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乐教观是:一是可通过“弦歌之声”来传授礼乐之道;二是“弦歌之声”不仅可教化在上位的君子,也可以教化普通百姓;三是“弦歌之声”应该加以推广,“以牛刀杀牛”,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参考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23.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怨如慕,不绝如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廊腰缦回,钩心斗角;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四.作文(60分)

【喻旨】1.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2.白天人的心太浮躁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不管什么时候,心浮气躁的人总是享受不了生活的快乐。

3.要珍惜青春,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附】文言译文:

你曾观看射箭吗?箭靶子,是射箭人瞄准的目标。于是要使你的弓好,使你的箭直,养好你的精神,蓄积你的力量,使你的身姿正.遵守你的射箭方法,来面临箭靶。拉弓一定要拉圆,瞄靶一定要看清,射箭一定要果决,求得射中箭靶中心就可以了。如果不设立箭靶,就没有专一的志向目标了,就算有好的弓箭、强大的力量,茫然的你将要施箭何处呢?况且对于那些以松弛弓箭来嬉游,漫不经心地射箭,起初没有固定目标,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那君子与他断绝往来,不和他结为朋友,因为他们没有志向。

    善于治学的人,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够稍稍警诫了吗?治学的人想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就像射箭的人追求射中靶子一样。不拿圣贤作为标准来学习的人,这和不设立靶子来射箭的人一样。没有固定的志向,就像随水漂浮漫无边际,没有到底的去处,他们不沦为平庸人的很少!这是立志的人首先要做到的。

    已经有了确定的方向,就追求如何达到目标的方法,不是特别有志向的人不能做到。所以拜师、识友,读书、探究事理,都是追求达到目的的途径。由是平时闲居没事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懈怠;待人接物的时候,这样的志向也不曾杂乱;安逸舒适的时候,志向不被意气用事;患难忧愁的时候,志向不被困顿胁迫;一定要求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才罢了。这就是立志始终不可改变啊。

    因此如果立下志向,就算志向是做到圣人也是可以实现的。古人说过:“有志向的人,事业最终能成。”又说:“立志不分心,是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不立志,就算细小的事,也没有成功的道理,何况做学问这么大的事呢?从前孔子凭着生而通晓的天才资质,他开始求学的时候,还一定要立志,何况我们后辈极度愚昧困惑的人呢?我们不能不把立志作为最重要、紧迫的事情,确实是这样啊!

如今大司寇的上士开封浚仪人黄先生善于教育子女,温和且有规制,严格却没隔阂。曾教他的儿子黄济跟从我学习,黄济请我给他的书斋题字来勉励自己,因此我替他写了“尚志”两个字送他。有一天他暂时回乡,又来我这里求一篇说。我挥笔写出想说的话,不以黄济的要求为烦劳。黄济还要想想(怎么)立志吧。

【附:两宋词鉴赏】
《水龙吟》(章楶)这首咏柳花的词曾被苏轼赞为妙绝,但在词史上,人们多赞赏东坡的和柳花词,而对这首原作却颇多微词。实际上,这首词清丽和婉,不失为词中精品。 
    首句“燕忙莺懒芳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破题之后,用“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韩愈表面上是在贬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写到此,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这几句深得南宋黄升和魏关之的欣赏。黄升说它“形容尽矣”(《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评);魏庆之说它“曲尽杨花妙处”,甚至认为苏轼的和词也“恐未能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当然,把这首词评在苏轼和词之上是未免偏爱太过;但说它刻画之工不同寻常,那是确实不假。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从“玉人”方面写: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称此词为“闺怨词”,估计就是从这里着眼的。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在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在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复无常。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借两个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在“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章台为汉代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谓其不欲见人,以扇自障面。后世以“章台走马”指冶游之事。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 即其一例。至于柳与章台的关系,较早见于南朝梁诗人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唐代传奇《柳氏传》又有“章台柳”故事
     这首词若有不足,当是上下片主题不一,从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词仍值用心玩味。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第一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因为说的是杨花,似花还似非花这句,就显出味道来了,形态象花,实质不是花。

这里用了似是非是一词,在感觉上有远看一朵花,近看是幅画而恍然大悟的惊喜,不禁赞叹它的神奇。“从教坠”是任凭的意思,无人惜,任杨花坠落。我道:是随风而落。朋友言:从这句来,应该是没风,自然慢慢坠落。我想被风吹落和自然坠落,还是有区别的。正好突出了,前面这个“惜”字,这种连风儿都懒得理会,更不要说人来惜的幽怨。       

再看下一句:“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这一句,他把描写杨花,慢慢引申到写人上来。“抛家傍路”本是描写杨花离开枝头坠落,依依不舍之意。这里用“抛家”带有人的感情色彩,用杨花暗指人远去了,或许还是个赶着做事,无暇顾及其它的人。“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杨花离开枝头是无情,傍在路旁是有情。亲人远去,是无情。赶着做事是有情。细思量,有情乎?无情乎?如果说这一句是引申到人,那下一句“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就完全是拟人化写法了。一幅女子柔肠寸寸绕心头,睡眼朦胧间,双眸似开还闭、似醒还睡,愁绪困难眠之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更加衬托出杨花飞飞洒洒,无风自坠的美态。这里的抛家,和拟人,也为后面的孤独埋了伏笔。“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这句完全承接了上句的女子,女子困难眠是为什么?梦中随风万里,找寻郎的去处。偏这梦又被莺啼惊醒,委实让人着恼。

    这上阕在我看来,对杨花的描写已是出神入化。而古往今来,都说妙就妙在下阕。“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杨花飞尽,还有来年再开,那恨在那呢?花落了却难再上枝头。这里的花前面指杨花,后面我觉得是泛指。“落红”有“残红”之意,也可暗指初夜。“落红难缀”,也就是说:我此身已属了,可你却离开了,让我怎么办的意思。这里也暗合了尾字“泪”。“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一场春雨过后,那抛家傍路的柳絮何处去了呢?只剩下一池的碎萍。可以想象,“晓来雨过”指昨夜里还相聚呢,天亮时才离开,才更觉心酸,何况还有上面的“困酣娇眼”为铺垫,睡醒了,郎却无踪。这一池萍碎,碎了萍,更碎了心。“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我们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三分春色即三分杨花”,这样的解释不敢苟同,这三分春色,该是指春色三分,并不只有杨柳可代,这春色三分,有二分已经落了,傍土而去,剩下一分,也只是一池碎萍。三分也并非是把春色划成三等分,是把事物量化来作形象化比喻,让我们在脑中完成一个鲜明的画面。真是神来之笔,已达生花之境。“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是结尾“不是杨花,是离人泪”,用的是肯定句,暗合上面女子的思郎之情。让情感达到升华。这时,还有什么话可以说的呢。杨花似花,杨花非花,杨花是愁,杨花是泪。

    苏轼是北宋豪放词派的先驱,而这首词却是属于婉约派的。单从咏杨花来说,这词无可挑剔,但结合了当时作者的心境,反而觉得让此文为之失色。当时,苏东坡贬谪黄州,心情落寞,文中的泪,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比作怨妇,朝庭就是他的郎。他仍盼望朝庭能再次起用他,对仕途仍然没有彻底绝望。这符合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为官入朝,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同时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是分不开的。对功名如粪土,他还是没有全然看开,唯感叹年华如流水,岁月空蹉跎。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_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

http://m.sudunlaoyingcha.com/wmgw/441884/

推荐访问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2016年语文中考题|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梳理五:成语

入党相关

【2016年语文中考题】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梳理六:修改病句

入党相关

[2016年语文中考题]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考点梳理一:语音

入党相关

【驿马星】驿马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二语文

入党相关

[溪水]《溪水》同步练习

入党相关

报考计算机专业要求_计算机专业指南作业要求

入党相关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

入党相关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及答案

入党相关

[四下第五单元作文指导]七年级上作文指导第五单元:我爱我家

入党相关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_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0届高三期中联考(语文)

入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