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锦集四篇

2023-01-29   来源: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不仅是对高校毕业生的考核,同样也是对指导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检验。很多高校为了规范高校毕业生的写作进程同时对指导教师教学能力进行检测都会要求高校毕业生详细记录毕业论文指导记录并于后期上交院校。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锦集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篇1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与“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利好政策的出台,为中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积极参与其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的实践中,勇于探索,积极拓展,形成了“借力国家政策”“打造版权精品”“建立海外分社”“跟着母体走出去”“搭建联盟平台”等方式,走出一条轻资本、高效益,“以软实力拉动为主”的发展路径,被称为“人大社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走出去”;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学出版社一直是出版“走出去”的积极践行者,2016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年度综合排名中,前16家上榜的单体出版社中有7家为大学出版社。

  2013年我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合作倡议,为响应这一倡议,2014年12月,中宣部立项设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这一工程成为中国新闻出版业唯一进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工程。

  “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给大学出版社“走出去”尤其是“一带一路”“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早在2014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家申报的项目直接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在翻译项目方面,2017年“丝路书香出版工程”全部272个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中就有74个项目花落大学社。在出版物数据库推广项目方面,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启动了“面向海上丝绸之路的汉字文化综合传播平台”项目,重点打造反映东盟国家各类信息以及我国和东盟国家交往情况记录的综合性知识库。外研社则成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中心,打造从出版到数字内容、网络平台的全方位内容资源;策划了“新丝路外语101”“新丝路区域与国别研究”“新丝路人文经典译丛”三大系列图书,并陆续上线“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网站、中国语言文化数据库等数字平台。从内容到平台,大学社的“走出去”成果可谓全面开花。

  在众多的大学出版社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大社)“走出去”战略启动较早。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年度综合排名中,人大社曾八年内连续获得四次第一、四次第二的好成绩。人大社长期致力于打造中国学术出版国际化品牌,意识领先,布局全面,发展强劲,形成“借力国家利好政策走出去”“打造精品版权走出去”“创立海外分社走出去”“跟着母体走出去”、“搭建联盟平台走出去”等模式和经验,使得他们的“走出去”呈现轻资本、高效益,“以软实力拉动为主”的特点。因此,本文以人大社為典型和参照点,探讨大学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更多大学社的“走出去”提供借鉴。

  一、借力国家利好政策“走出去”:在国家战略影响下进行长线布局

  “丝路书香出版工程”为“一带一路”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各大学社的认识不平衡:有的很重视,积极申报“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项目,致力于“走出去”;有的则不够重视,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障碍多、出版市场规模小,难有作为。人大社则非常重视“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项目,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顶尖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大学的优势,积极申报。2017年“丝路书香出版工程”272个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中,人大社就占有34项之多,占总数的12.5%。

  我们认为,随着国家战略的拉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全面展开,必然会带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的出版市场。从这个角度讲,就不仅是“要我做”,而且也应该是“我要做”。如果有了这个认识,就会更加自觉地重视和拥抱“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积极地了解项目,申报项目,借助项目平台,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此基础上,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发挥市场的主导力量,真正使“走出去”的机构、项目能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人大社之所以在“一带一路”出版“走出去”中取得良好的成绩,首先是认识到位,从出版社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其次是出版社制订一系列措施,从制度管理上、资源配备上确保“走出去”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打造版权精品“走出去”:推进学术出版,聚焦主题出版

  长期以来,人大社在哲学社会科学高端学术出版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因此,在内容翻译与版权输出方面,人大社的方向也极为明确,—直着力于培育输出学术原创精品,并且将中国成就和中国经验等重大问题的理论阐释内容作为版权输出工作的重中之重。

  迄今为止,人大社海外输出版权先后有近2300种,涉及27个语种,并与30多个国家的近百家出版机构建立业务关系。在对外输出的作品中,除了戴逸先生的《简明清史》等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端学术著作,还包含了大量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学术著作,例如,约请本校国际关系专家金灿荣撰写《大国的责任》,对中国发展为大国以后的走向作了阐述;策划出版了陈雨露教授的《人民币读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进行解读。其中《大国的责任))已经输出11个国家,翻译出10个语种的不同版本;《人民币读本》已经输出1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14个语种。而它策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丛书,首次推出中英两个版本,后续俄文版和波兰文版由俄罗斯尚斯国际和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公司出版。此后,土耳其、韩国、西班牙、希伯来、尼泊尔、阿拉伯等版本均已签约并进入出版流程。这些选题,聚焦学术、聚焦中国、聚焦当代,鲜明地体现了主题出版的意义,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的价值观和中国声音。

  三、建立海外分社“走出去”:寻求海外发展立足点

  除了图书版权输出,人大社还积极投入海外分支机构的建设,邀请目标国当地人才加入,用本土化的方式展现中国价值的内核,以期减少“文化折扣”。2016年开始,人大社分别在以色列、罗马尼亚、蒙古国设立分社或出版合作中心。

  不同于广西师大出版社用重资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人大社选择了一种轻资产的模式,更多地依托与当地的学术机构的合作关系,整合学术资源与出版资源,建立海外分社。所谓分社或出版中心一般相当于“图书策划中心”的功能,初期投入资本较少,运作灵活,适合大学出版社走出去初始发展阶段的特点。例如,人大社以色列分社,就是依托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成立的。作为中国出版机构在以色列的第一家分社,该分社定位于中国学术出版和主题出版,着力策划出版中以学者共同撰写的图书,积极寻求以色列出版社翻译出版中国学者的学术著作,进入国际主流出版发行渠道。目前,人大社以色列分社的选题策划包括“当代中国发展”丛书、“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丛书、“中国经血”丛书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人大社在海外分支机构建设过程中着力推进出版活动与学术活动的深度融合,其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多数承担着学术出版与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双重任务。例如,人大社和罗马尼亚文化院共同创立的“中国罗马尼亚学术出版合作中心”、与蒙古国立师范大学共同设立的“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都将学术交流与学术出版紧密结合,一体化运作。

  人大社的这一模式,其他不少大学社也在实践。如,外研社利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合作的关系,成立了保加利亚编辑部。编辑部还和两校共建的孔子学院进行合作,编写国际汉语和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开展中国内容本地化出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跟着母体走出去”:轻资产模式,充分利用高校母体资源

  在海外投资方面,相比大型出版集团,大学社普遍缺乏雄厚的资金资源和人力资源,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受到的限制较大。虽然广西师大出版社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但在大学社中这样的并购并不多见。按照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实际情况来看,海外并购对大多数大学社来说无法大规模复制。大学社的优势在哪里?其中之一就是大学母体的学术优势与国际化优势。大学社要用好大学母体国际交流合作的资源,搭上学校的便车。

  人大社的发展逻辑正是如此。人大社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自身的学术出版资源优势与学校母体的融合,创造出“跟着母体走出去”的模式。它借助学校平台,参加到学校国际化合作项目之中,又在此基础上,嵌入学术出版的合作。以项目制取代大额投资,以研究策划能力为核心竞争力,开展选题策划与内容生产活动。例如,2015年9月,人大社随中国人民大学访问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双方就针对出版合作进行了交流和磋商,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不仅降低了大学社自身的投资成本和沟通成本,也有利于巩固校际合作关系,丰富交流形式。

  除了国际交流资源,母体大学提供给大学社的学术研究资源也是一般出版社无法企及的。以人大社为例,人大社所隶属的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享有盛名,在国内位列一流。人大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出版许多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近年来它已经已逐步形成了“高端学术内容走出去”的鲜明特色,版权输出品种90%以上是人文社科类学术图书。

  “跟着母体走出去”的模式,也是其他大学社的成功实践。如,浙江大学出版社通過与学校“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学术机构的合作,以艺术和文化为主线,成功策划了包括“阿里壁画系列”在内的一批高清壁画图系等艺术书籍,并以此为敲门砖,叩开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门。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社加深与母体大学合作、“跟着母体走出去”的价值与必要性。“跟着母体走出去”,这个问题不复杂,但并不容易做到。从学校层面来说,有些大学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中,没有考虑到把本校的出版社”带出去”;从出版社来说,有些大学社跟学校沟通不密切,没有能够让学校充分意识到学术出版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想跟,“跟不出去”。只有出版社主动,学校重视;一个“很想跟出去”,一个“愿意带出去”,才能够形成“跟着母体走出去”的局面。在这方面,大学出版社应该多做些工作,要在“走出去”方面加强与学校的互动,主动向学校表达需求与意愿,在学校国际合作交流计划中嵌入出版“走出去”的项目,促进学校国际化学术合作与出版合作的结合,获得双赢的效果。

  五、搭建平台“走出去”:“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发展共享

  除了建设海外分社,人大社还积极推进海外学术出版联盟建设。2017年8月24日,由人大社发起、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共同参与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该联盟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出版合作机制,成员单位可以在学术资源的组织、出版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和规模合作。

  人大社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不仅以此强化了它在出版国际化方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还成功整合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资源。这一联盟团结和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学术出版机构和研究机构,通过开展联合书展、合作出版、多语种互译、学术和文化交流等项目合作交流的方式建立双边或多边的联络机制,成为一个高效的一体化渠道平台。

  其中由人大社牵头组织的国际联合书展,通过举办中华优秀出版物展览的方式,和海外高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合作,又进一步拓展了人大社的市场渠道。例如,2015年12月,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支持下,人大社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欧亚国立大学举办了中国优秀图书巡回展,展出关于中国内容的英文、俄文和哈萨克文图书500多种,吸引了当地广大师生踊跃参加。境外参展项目也属于“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五大类重点资助项目之一,对其他大学社而言也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人大社已经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认为,在今后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大学社之间的合作。如:“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项目的合作,同类选题的整合,平台的共享,数字化建设的合作,等等。联手走出去,才能提高质量,拓展规模,增强实力。

  六、活动营销: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有些出版企业是“走出去”了,也建立了分支机构,但落地以后的效果怎样?有的往往后继乏力,徒具形式。人大社不仅谋划“走出去”,而且在“走进去”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

  首先,人大社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细分市场把握准确,采取定制化路线,对每一个目标市场开展了详细准确的市场调研,了解当地的出版政策、外资政策与法律法规,熟悉当地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人大社紧跟时事动态,充分配合国际或所在国重大纪念活动、高层领导人互访等时事热点,开展营销宣传活动。例如中国和黎巴嫩建交45周年之际,人大社就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承办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展览会并协助举办了纪念中国黎巴嫩建交45周年系列活动,出版物展览会现场共展出200多种500多册阿拉伯文版、英文版、法文版和中文版图书。当地多家主流报纸和网络媒体都以“一带一路”为题,对该系列活动发布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人大社还结合这一重大活动定制出版了《百年牵手——中国和黎巴嫩的故事》一书,可以说是出版活动与时事热点配合的典范。 此外,除了书展和新闻报道,人大社对目标市场宣傳资源的利用方式还有很多,在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传播路径的整合方面,人大社也拥有丰富的经验。人大社在蒙古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成立以后,和北京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对该翻译出版中心进行了专栏报道。在北京国际书展期间,又邀请日本富士电视台对人大社出版的日文图书《中日关系大事辑览》《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抉择》采用追踪、访谈的方式进行报道。这些具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宣传策略,有效地提升了宣传实效,扩大了人大社“走出去”的影响。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走进目标国的受众群体和市场,增强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影响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走出去”最后还要让市场说话。在前期,让“丝路书香出版工程”搭台助力,让学校母体“带出去”,都是属于“扶上马,送一程”的性质。大学社决不能满足于此,而是要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出版物的需求,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读者的需求;为满足各种需求而策划选题,提供图书产品,最后实现图书的消费。不仅“走出去”,还要“走进去”;不仅要有社会效益,还要有经济效益。这样,大学出版“走出去”才能行稳致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篇2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学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适应改革迅速发展的需要,将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应用于高校势在必行。文章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分析了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并基于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净现值指数等具体应用分析,提出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相应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会计;经济管理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又称为内部报告会计,旨在强化组织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通过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对财务等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在组织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到来,在“云会计”、“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及财政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高校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日趋成熟等,对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一、管理会计应用于我国高校的必然性

  财政部于2014年11月18日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明高校管理会计是“十三五”期间重点研究和实施的领域。高校管理会计的推行有助于提高高校管理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衔接关系,增强高校整体流程控制,进一步提高高校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加强高校预算管理、决算分析和绩效评价工作,促使高校经济管理更加全面实现现代化,它渗透于高校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具有预测、决策、控制、资源分配和责任考核等职能,在事前—预测、事中—决策、事后—评价经济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推行管理会计是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较少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引入管理会计,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运用了管理会计,但有关高校研究管理会计的相关文献较少,管理会计在高校正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我国事业和行政单位,管理会计几乎是空白的,无论是相关政策、制度,还是论文、著作方面的研究都严重不足,我国高校管理会计现阶段仍是短板。目前从国内管理会计的应用来看,企业走在了高校的前列,我国高校会计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更多的考虑高校财务制度的合法合规性及外部审计等,而对高校内部成本核算、预算绩效管理决策等研究较少,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相对滞后。

  (二)高校领导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

  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强制性,国内高校普遍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及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会计理念薄弱,对高校财务部门的定位为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不高,没有具体了解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三)高校缺乏管理会计人才建设

  管理会计融合了会计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面和扎实的专业知识,长期的从事管理以及从事会计的相关经验,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欠缺,高等学校财务队伍中,同样存在财务人员知识老化问题,既懂得高校财务知识,又拥有战略管理决策的综合性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

  三、构建高校管理会计应用系统的实务分析

  (一)利用成本形态分析,进行成本管控

  20xx年开始执行的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累计折旧、在建工程等为高校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高校要在目前有限的教育投入下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加强成本管控,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高校成本主要由教育成本、科研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构成。高校可利用前期的财务数据制定生均培养成本,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法,运用标准成本法对教育成本进行分析;运用作业成本法对科研成本进行核算,在核算科研直接成本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相关部门同时发生的间接成本,将科研间接成本费用间接分配给各部门所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从而更加科学的核算各科研项目的项目成本。高校可按照成本形态进一步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高校的固定成本总额固定不变,根据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属于非相关成本。而变动成本总额与在校学生人数成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大多属于相关成本。混合成本总额与在校学生人数无关。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建立成本核算数据模型,从而使办学成本更加科学化,同时预测后期办学收入、成本和利润,以降低办学成本。

  (二)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高校的财务预算一般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大部分组成,收入的预算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补助、教育事业收入、校园后勤收入等。支出预算主要包括高校科研经费、校园建设性支出、事业支出等。我国高校通常以往年发生的实际数据为基础编制预算,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某项不合规的预算项目会持续影响后期的预算编制。管理会计要求预算精细化管理,运用管理会计数据动态监控,根据成本形态公示和在校学生人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比指标,作为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经费开支标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Analysis),也称为CVP分析,是在成本习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单位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财务方法。高校可运用本量利分析法测算高校办学成本—业务量—结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预算执行分析。采用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对上年学校的收入、支出具体分析,以便于后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运用“卡普兰预算”、“零件预算”等预算编制方法,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及可执行性。

  (三)引入平衡积分卡,优化高校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连接高校管理目标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桥梁,是实现战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各项预算经费的执行效果,尤其是专项经费的执行作出绩效评价,可促使财务管理更加具体化,明确资金使用情况,使高校财务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方法之一,以组织愿景和战略出发,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组织战略目标和日常业务管理系统相互衔接,为组织确定实现战略目标并建立综合衡量指标和战略执行体系。“财务”维度可关注预算执行度、财政拨款执行率、经费支出率、考查高校成本费用控制能力;“顾客”维度可关注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满意度、学生毕业就业率等指标;“内部流程”可关注学校制度规范程度、内部决策效率、重点学科建设情况及重大科研项目完成情况;“学习与成长”可设定教师满意度、教师的学习与成长、高级职称人员比率等指标。采用平衡记分卡进行高校绩效评价,可实现高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高校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有机融合。

  (四)采用净现值法等财务评价指标,投资决策分析

  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低成本扩张,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率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在进行项目投资时,运用生均成本、在校生人数、生均收益等基础指标,采用净现值法、回收期法等作为评价投资项目和经营业绩,进行多元化投资,以达到分散风险、提高收益。高校在后勤基建方面建造学生宿舍楼可用净现值法比较采用银行贷款抑或采用集资成本,来确定最优实施方案。例如某高校拟建造一栋学生宿舍楼,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后可供5000名学生住宿使用,人均缴纳住宿费1200元/年,目前有两套可选方案:方案一是将该宿舍楼交给公司承建,以20年住宿收费补偿支付工程款;方案二是选择向银行长期贷款自建宿舍楼,长期银行贷款利率为6%。如若高校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看似方案一由公司承建比较划算,学校无需花费任何费用就可完成学生宿舍楼的建造工程,而且20年后学生宿舍楼的所有权仍归学校所有,但如果运用管理会计的净现值法(NPV)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后计算结果:公司承建20年住宿费付工程款,公司每年可获A=5000×1200=600万元/年,净现值(NPV)=600×(P/A,6%,20)=6881.94万元;银行贷款自建,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年利率6%,净现值(NPV)=5000万元。方案一由公司承建比方案二贷款自建多支付1881.94万元,显然方案二高校贷款自建为最佳方案。

  四、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途径

  (一)开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会计应用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的核心部门,财务处几乎汇集了全校所有财务、非财务信息。高校应根据信息化管理技术,建立以财务为核心,涵盖多部门的综合信息系统,确保学校行政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传递,以利于管理会计的价值参数,以一种科学的计算方式来分析及进行数据评价,准确的了解高校财务状况;分析数据背后突显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以精确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搜集来替代传统以人工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方式,从而使高校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化,实现主体大数据共享,增加透明度和监管力度。

  (二)在高校引进总会计师制度,推动管理会计建设

  高校应严格执行《总会计师条例》和我国《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的有关规定,在高校设立总会计师岗位,把总会计师作为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经费和资产管理效率。同时可避免高校主要负责人“一支笔”带来的财务风险,从制度层面规范高校经济行为。对高校的重大投资决策以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实行总会计师岗位轮转制度和高校主要负责人与总会计师共同签字制度,防范和降低高校腐败事件的发生,同时对高校财务制度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设置总会计师,通过改善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而推动管理会计队伍建设,通过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的发展。

  (三)重视管理职能转变,建立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

  随着高校办学形式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校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办学经费来源众多,对各种经费的管理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财务报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需要。为全面提升会计人才业务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高校人员从核算型向决策型转变,高校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定期组织学习财务知识,加强技术的提高,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高校应创造更多的条件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加强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经验,完善管理会计队伍建设,推动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篇3

  摘 要:文章梳理了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毕业季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从品牌营销、专业运营、创意特色服务及延伸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毕业季读者服务策略,分析了实践的重点及难点,以期推动高校图书馆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5-0045-03

   毕业生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主要群体之一,传统的服务形式主要以指导论文写作、提供就业信息、辅助学校职能部门办理离校手续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环境的改变及读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在不断创新变革。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以毕业季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服务实践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既加深了毕业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联系,又扩大了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

   1 毕业季读者服务研究的现状

   中国知网的文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最早针对毕业生群体服务的相关研究为1982年彭东城、陈建华发表的《大学图书馆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一文,该文指出了论文指导的必要性,并从选题、文献收集、大纲撰写步骤等方面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应如何为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的收集工作。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下,这篇文章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为毕业生提供专业服务,展现了研究者不唯馆藏、重视读者需求的超前服务意识。1983年至2012年,相关研究文献仅有51篇,研究内容均为针对某一主题展开的论述。如:刘艳波针对毕业生面临的择业问题,从择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苏许斯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毕业生的文献需求,从选题、馆藏、检索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主动跟踪服务。该阶段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较少,内容以信息资源服务为主,在形式上多为讲座培训等,该阶段应用实践的主要特征为服务内容形式单一,且缺乏互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变革,高校图书馆针对毕业生群体开展了一系列服务活动。2013年,艾春燕等人发表的《打开服务的另一扇窗:高校图书馆毕业季系列活动》一文,论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自2010年起开展的以毕业生为服务主体的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毕业墙留言、网络毕业空间构建、图书推荐、馆刊毕业专辑及毕业主题书签制作、借阅历史查询、图书漂流及毕业摄影展览等。毕业季成为该类研究主题的专有名词,自2013年至2018年9月相关研究呈逐年增长趋势,发文量为49篇,学术影响力也呈上升趋势,相关论文不仅在核心期刊发表,还得到基金资助。洪跃、张淼、刘冬霞等人通过对多所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进行调研,列举了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并对项目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陈晨对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的毕业季主题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都蓝等介绍了暨南大学图书馆基于数据平台的毕业季服务概况及特色;张毅详细叙述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校园记忆之图书馆生活”纪念册系统的设计搭建及相关实践活动;刘晓娥以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活动所彰显的人文关怀内涵。

   目前,虽然学术界对高校图书馆毕业季读者服务进行了热烈讨论,但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服务实践活动的介绍较多、理论分析较少。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进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对近年来的毕业季主题活动进行梳理总结,制定毕业季读者服务策略,满足毕业生的多元化需求。

   2 毕业季读者服务策略

   2.1 服务品牌创建及营销

   品牌具有独特的标记与信息识别特性。服务品牌能展现图书馆的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还能凸显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毕业季读者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项目之一,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服务品牌的创建及营销工作,提升毕业季主题活动的竞争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品牌意识,认识到创建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毕业季服务品牌的重要性。二是加强与目标服务群体毕业生的互动交流,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如信息资源需求、情感需求等。三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社会媒体、校园广播站及电视、图书馆主页、微博、微信、社交网络、海报、宣传页等,为毕业生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设计毕业季专有LOGO或吉祥物,加深毕业生对毕业季品牌标识的印象。四是重视服务效果的评估及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下一次活动的指导性方案,丰富读者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建设。

   2.2 专业团队运营

   毕业季读者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长期开展的重要工作,从活动策划到实施都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的支持,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合作,成立专业的服务团队,统一规划及调配,提高团队人员的责任感,为毕业季读者服务工作提供保障,以确保服务开展的效能及连贯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服务理念。团队人员要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不仅要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图情服务,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还要在服务中付出更多情感及精力,加强与毕业生的互动交流,提升服务活动的效果。二是团队的协作与协调。高校图书馆应加强馆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在宣传及实施过程中积极与学校职能部门合作,提高团队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推动毕业季读者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团队人员的构成。高校图书馆除鼓励专业馆员加入服务团队外,还要吸引学生社团、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满足毕业生的情感需求。

   2.3 创意个性化服务

   毕业季读者服务的目标群体是毕业生,他们拥有青春朝气,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服务策划阶段应注重个性化、时尚化、便捷化及互动性。创意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征集方案。高校图书馆可通过问卷、座谈、微博、微信等方式,广泛收集毕业季读者服务方案,倾听毕业生的意见,获取他们的实际需求。二是服务设计。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毕业生群体的特点,融入时尚、娱乐、感恩、奋斗等元素,在服务设计方面注重实用性及艺术性,不仅要提供便捷的参与途径,满足毕业生的实际需求,还要增加互动环节,呈现良好的视觉效果,激发毕业生的参与热情。三是丰富服务内容。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重复项目较多,服务内容缺乏新意。高校图书馆应创新思维方式,利用新技术打破传统的服务模式,结合毕业生的心理、社会形态、时尚热点等,开展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毕业季读者服务。四是构建网络服务系统。高校图书馆应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对毕业生的多元化需求进行分析,构建设计新颖、功能模块合理、界面美观的网络服务系統,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读者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也要注重对网络服务系统的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信息的时效性。 2.4 校友延伸服务

   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为毕业生提供了人文关怀,能帮助他们形成校友情结及对身份转变的认可。校友资源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资源,校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图书馆为校友提供社会化服务,不仅能提升馆藏资源利用率,还能加强高校与校友的联系,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满足校友的终身学习需求,推动“校友经济”的开发。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制定校友服务制度。高校图书馆应制定校友服务的规章制度,为校友享受服务、馆员开展服务提供支撑,推动校友服务的规范化、日常化。二是建立校友资料库。高校图书馆可对毕业生的入馆、借閱、资源使用等信息进行收集、挖掘、归类、管理,并联合院系及学校职能部门,建立校友资料库,通过自助网络系统为校友提供数据服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三是建立校友服务专栏。高校图书馆可在网站主页设置校友服务专栏,将校友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之一。高校图书馆还可加强与校友工作机构的合作,拓宽发布渠道,主动为校友提供服务,提高校友的关注度。专栏的界面设计应简单明晰,便于校友利用馆藏资源;专栏的内容应丰富多样,包括历年毕业季读者服务留存、信息集合推送及电子资源整合等。四是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服务及电子资源远程访问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在满足在校师生资源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为校友提供纸质文献借阅服务及电子资源远程访问服务。五是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校友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校友提供查收查引、科技查新、数据服务、文献传递、报告分析等信息服务。六是重视校友捐赠。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校友捐赠工作,建立校友著作专藏文库或设立校友捐赠书架,在网站主页进行宣传,激发更多校友的捐赠热情。

   3 实践的重点与难点

   3.1 重点

   毕业季读者服务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由于毕业生群体需求的差异性,高校图书馆在开展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目前,高校图书馆每年开展的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日趋雷同,如何开辟新颖独特、更贴近毕业生需求、更受欢迎、参与度更高的服务领域已成为其亟须思考的问题;如何从资源、环境、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寻求改变,创新服务模式,已成为其开展毕业季读者服务工作的重点。

   3.2 难点

   目前,如何利用新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及利用,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主题设计的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技术的利用。高校图书馆构建自助化服务系统、建设校友资料库及新媒体服务平台等,都需要新技术的支持。由于馆员的知识结构较单一,他们在利用新技术开展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此外,高校图书馆在利用新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保护毕业生的隐私。二是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的广度及深度。高校图书馆一个单位的数据会限制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的广度及深度,影响个性化服务、延伸服务的开展效果。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加强与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及社团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友资料库,为毕业季读者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制定毕业季主题活动策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为毕业生群体提供沟通交流、抒发情感的平台,增进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深化毕业生对母校的记忆和感情,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和心理需求,助力他们走向社会、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彭东城,陈建华.大学图书馆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121-126.

   [2]刘艳波.论毕业生择业教育与信息服务工作[J].图书馆建设,1998(4):23.

   [3]苏许斯.毕业设计的跟踪服务[J].图书馆建设,1995(1):59.

   [4]艾春艳,刘素清,刘雅琼,等.打开服务的另一扇窗:高校图书馆毕业季系列活动[J].图书馆建设,2013(3):62-64.

   [5]洪跃,丁学淑.高校图书馆毕业生主题活动创新与拓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77-82.

   [6]张淼.高校图书馆毕业季主题活动拓展服务研究:以“985”高校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5):67-71.

   [7]刘冬霞.高校图书馆“毕业季”主题活动的调研与思考:以211高校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15(2):54-58.

   [8]陈晨.高校图书馆毕业季读者服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以辽宁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河北科技图苑,2018(4):63-69.

   [9]都蓝,肖丽萍,李宾.基于数据平台的图书馆毕业季服务实践研究: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22):79-83.

   [10]张毅.高校图书馆毕业季服务的创新模式[J].图书馆建设,2015(2):81-84.

   [11]刘晓娥.浅析高校图书馆毕业季主题活动及其人文内涵:以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25-26.

   [12]冯文敏.美国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现状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3(2):167-170.

   [13]方芳.数字环境下美国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调查与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4):71-75.

   [14]刘慧敏.面向校友服务: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延伸点[J].科技信息,2013(11):60.

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篇4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逐渐从数量过渡到质量。笔者针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城市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城市;研究

   从整体而言,国内的相关学者,大多将大学生的毕业城市选择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发现收入差距比高生活成本对大学生流动的效应更显著,而大学生在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时,则就愿意在个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兴趣与就业目标等方面权衡了;另一些学者则考虑到了家庭因素,大学生趋向于中小城市就业,城乡背景对其就业地域选择有重要的影响;还有的学者还认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与高校指导有关,并且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政策导向下,强调高校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及以学生为本的内涵或发展;还有有一些学者认为其根源在于较低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的不均衡发展导致了大学生的选择;还有些学者认为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发展现状,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等客观因素和大学生择业观念的主观因素,对其推动作用都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政策的影响对大学生就业选择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地方政策,例如,一线城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收购人才,吸纳人才的政策,购房补贴等物质津贴,减税等措施。

   纵观近些年的对大学生就业城市的选择影响研究,一方面,可以看出该问题已经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相关重视,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也存在着相关不足,总体而言,分析影响的因素,例如政策因素,经济因素较为笼统,没有根据具体的城市分析,另外对此研究的时间不长,没有和目前的政策与时俱进,较为宏观,没有深入了解。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會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逐渐从数量过渡到质量。由于城市化发展水平进入到上升期,而高质量的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相关城市未来中高收入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代表着高知识技术水平的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走向以及对城市的选择,成为地方政府以及国家关心的问题,那么,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在毕业时如何选择适合使自己充分发展的城市,应该要如何甄别这个城市发展的现状,考虑到这个城市的哪些因素,使自己在这个城市达到效用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毕业的大学生在各个地区分布不均,存在着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也引起了国家和相关城市地区的重视,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学生就业城市选择的偏向,国家和相关政府应该如何作为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资源。尤其是近期新一线城市的公布,使得对大学生的人才争夺加剧。

   本次项目主要探究以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时的城市选择问题,分析其选择意愿以及其影响因素。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剧,人后红利减少,城市发展从对于劳动力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向劳动力质量的追求。新一线城市出现对于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并出台大量针对高学历人才的优惠政策。本次研究立足于人才争夺战大背景下,选取《第一财经周刊》在2018年划分的15个新一线城市中成都、武汉、南京、西安、杭州、天津六个城市为样本,探究大学生对于新一线城市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反映。本研究拟从家庭个人、城市产业、城市宜居、政府政策等角度展开,研究大学生对就业城市的选择影响因素。其中着重探究人才争夺战大背景下于大学生就业城市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理性客观选择城市提供参考依据,让大学生能够更合理全面衡量所选择的城市,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城市选择的满意度及幸福感。

   本研究具有以下创新:

   视角新颖。本课题以大学生就业需求为主体,如何选择合理的城市就业,是关乎全国众多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目前为止,罕有文献能从大学生就业需求的角度,建立一个合理的体系,去衡量和比对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为大学生理性选择就业城市提供可以较合理的可量化指标。

   贴近生活,现实意义重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逐渐从数量过渡到质量。各大城市应该如何作为才能留住优秀的人才资源。尤其是近期新一线城市的人才政策的公布,使得对大学生的人才争夺加剧。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状况,为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提供参考。

   时间节点新。本课题立足于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下,选取新公布的新一线城市为样本。时代瞬息万变,以往研究难免有些陈旧过时,不能更好的适应当下人才政策的需要。所以,最新调查和研究的一手数据与研究报告就显得格外重要。

   创建了可视化、可量化的城市指标体系。本研究综合多种大学生就业选择过程中关注度较高的多项指标,如: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潜力、城市文化、薪资与平均消费比、相关人才政策、物价水平、交通便捷度、气候适宜度等,综合这些指标,建立大学生就业城市指标选择体系。

   先立足于新一线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条件和自身研究优势,确定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影响因素分析选题。其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城市人才政策文本,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选取武汉、成都、南京、杭州、西安、天津这六个新一线城市做样本,同时设计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最后,运用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建立城市的可量化、可视化的指标体系,供大学生在就业城市选择这一问题参考。

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锦集四篇

http://m.sudunlaoyingcha.com/wmgw/823572/

推荐访问

大学生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8000字是从哪里开始算的字数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建筑毕业论文500字(锦集4篇)

毕业论文

药学毕业论文【汇编六篇】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五篇

毕业论文

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精选3篇

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1000字范文(精选4篇)

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500字范文(精选五篇)

毕业论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1000字锦集四篇

毕业论文

药学毕业论文500字本科(合集四篇)

毕业论文

学生毕业论文点评评语80句【三篇】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7篇)

毕业论文